我一直很欣赏Harvard图书馆的一句话“Study like a dog, Play like a gentlemen”真正的精英学生是既会学习又会玩的,这里玩在这里被我解读成行万里路,所以就像中国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包括你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国外的见识,你所在不同地方留下的足迹,认识的朋友,他们分享的故事和人生百味。也包括你所参加的比赛活动,实习,公益组织等等。读书只是局限在理论的海洋,我们最终要走在实践的泥土里。在“行万里路”的道路上,我们认识的不同的朋友,锻炼的不同能力,见识的不同风土人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于是大二上学期我申请广外AIESEC GDUFS,当时作为EP(Exchange Participant)制作中英文简历,确立目标,选择项目,准备全英文面试,使用skype,准备gmail邮件。从成为EP到match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学习了很多,很“国际范”。参加RIC(RegionalInduction Conference)时候,和不同学校的AIESECer们,还有外国友人,一起畅谈AIESEC是什么,一起跳roll call dance,一起疯狂,我发现大学也可以如此充满激情的。我甚至带我们当时的SIFE队长和他们谈成立AU(附属已成立AIESEC分会的大学)。回到Match,我一直觉得好事多磨。当时土耳其,巴西,波兰都有不错的项目,但是与我的时间并不匹配。还记得那是我还当亚运志愿者的下午,我的EP manager(负责我的EPmatch事项的Aiesecer)告诉我有一个巴基斯坦的项目,一个负责raise money for flood victims。我当时有点兴趣,但又很担心,毕竟这是巴基斯坦,它给很多中国人的标签就是爆炸,恐怖份子,混乱。但我决定去参与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但在后来与returnee(从国外实习归来的aiesecer)和父母争执半天,我把项目的详细计划,AIESEC介绍,我把当地的安全情况告诉他们,以及我的承诺,他们逐渐放心。其实选择巴基斯坦的原因是:第一,这个项目具有的挑战性,与不同企业洽谈赞助,合作项目。第二,很少人想过去巴基斯坦,我想去一个大家都不常去的国度,就像战地记者那样。第三,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巴铁,亲如兄弟。然而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顺利,我和华农的一位师姐Hillda订好机票,却被告知那个项目的赞助商临时撤资,现在AIESEC中国与AIESEC巴基斯坦要重新更换项目。而实际上我们基本上已经没有时间去把签证办下来了,过了几天,事情有了转机,有一家新的社会企业愿意接纳我们。所以就这样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我们飞机降落在卡拉奇后我们才办理完落地签。当时在机场的礼遇让我们很感动,当时排队的前面是一个美国公民,签证官放下这位美国公民,热情地帮助我们办理,还询问我们来巴基斯坦的事宜,住哪里,连机场的工作人员还热情地帮我们搬运行李。在机场出口,卡拉奇当地的AIESECer已经早早等在门口“Welcome to Pakistan,China and Pakistan are forever friends.”并给我们献上花环。二个月的时间里面,认识了我们社会企业哈佛大学的老板,他还是TED的speaker,在哈佛学习医学,在纽约大学学习MBA,并放弃了一家法国制药企业的工作,毅然回到他的祖国创立了这个社会企业,记得我们去喝咖啡时候,拿起一本杂志,随便翻看一页的社会名人竟然他都认识。同事里是各种名校海归。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有经历,我们的boss也热衷带我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陶氏化学前往孤儿院看望孩子们,他们热情地围住你让你教他们chinese kung fu;见到巴基斯坦宝洁公司吉列的CEO,与联合利华商量社会企业合作项目,我自己联系到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葛兰素史克HR合作医疗保险项目,去参加各位论坛活动,晚宴,图书节,还有最具特色的巴基斯坦婚礼,参观巴基斯坦的难民营,与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开party,合作项目。每次走在街头,或者是在景点游玩的时候就被巴基斯坦的当地居民所注视着,在这里,我们是老外,不过因为巴基斯坦对中国人如此之友好,十分友善,经常会见到他们热情地和你们交谈,前提是他们会说英文前提下。回想那两个月,每天都是一种挑战,遇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AIESEC的理念不过如此,在异国他乡,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来自不同国家朋友一起合作,分享不同的价值观与文化,感受culture shock,真正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就像我看到从国外来巴基斯坦工作的AIESECer们,并没有在任期结束后马上回国,而是毅然选择留在巴基斯坦,创立他们的社会企业或是NGO,去改变那么一点点。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走在因为巴基斯坦洪灾而兴建的帐篷前,我觉得很痛心,简陋的帐篷下是一个个孩子玩耍的身影,全身是泥,直接睡在泥土上,旁边就是气味难闻的厕所,生火的地方就是烧饭的地方,缺少教育,缺少水与食品,都是等着救援车辆送过来,而因为缺少及时的治疗,我目睹一个妇人因病离世的场景,大家围着她,有人在放声痛哭,有人在祈祷……我比他们幸福太多,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我在想我能做的很少,一个人力量不能改变这些,但我想我可以通过传播让更多人知道还有一些人生活在那样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去帮助。这也是我们社会企业Nayajeevan所做到的。
大四的三岔路口:考研?出国?就业?十字路口的选择
大四是一个十字路口,每个人都在琢磨自己以后的方向如何,的确我承认,有些同学可能从大一一直坚持着一个理想去付诸努力,当然也有像我一样,大一就开始偶尔翻翻toefl和GRE,准备出国却临时改变了主意。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坚持最初的梦想,有时候多走些不同的道路是一件好事,Allroads lead to rome。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特别是在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他人的建议后所作出的选择。